2019.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

Thematic Website

新闻与资讯

2019·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教授讲座”综述

信息来源:2023澳门原料网大全 发布日期:2019-07-28 00:16: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41:27

7月13日至21日,为期九天的“2019 · 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大师班共举办七场精彩讲座。

其中,大卫 · 祖贝、黄若、埃尔玛 · 兰普森三位教授的讲座倾向于针对音乐创作技术和理念;由音乐创作引发对运用实践进行思考的,则体现在赵菁文和纪尧姆 · 勃艮第两位教授的讲座中;涉及到大量音乐创作中人文关照的讲座则体现在郭树荟教授与赵铁春教授的讲座中。教授们的讲解言简意赅、易于理解,他们时常主动与听课的学员进行有效的交流与良好的互动,使讲座变得有声有色,即“严肃”又“活泼”。

回顾上述教授讲座,不难发现其内容其实涉及到了关于音乐创作与思想的三个方面,即,“灵感”、“动机”——音之源;“建构”、“技法”——乐之躯;“美学”、“人文”——曲之魂,这恰是文章表述所在。

一、“灵感”、“动机”——音之源

“灵感”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物,它具有绝对的唯心主义特质,而“动机”作为每首音乐的伊始,它的出现、变化则源于瞬间闪现的灵感,引发而出极富创造性的乐思,它们构成了音乐最初的源头。

大卫 · 祖贝教授在讲座中提及他的两部作品,均由主题动机发展变化而来。其一,《Delicious Silence》(小提琴独奏曲《美妙的寂静》,2010)中的动机,来源于他的音乐家朋友的名字。由名字做动机,变成整首乐曲的旋律素材,使这部作品独具创意性。其二,《PHO》(乐队作品《潜在的危险》,2019)中的动机则源于星际宇宙中的行星和充满未知危险的事物,动机发展而成的旋律线条隐喻行星运行的轨迹。祖贝教授的创作灵感看似十分随机,但他在创作材料的选择上,十分注重是否能够激发创作者的想象与感官体验。

黄若教授在讲述自己的音乐创作时,常与其他的艺术领域连结,如绘画、雕塑、诗歌等,非音乐领域的艺术创作能够激发他的音乐灵感。例如,他的作品《Without Words》(纯人声合唱《无言》,2002),将音乐动机的写作与诗词意境相融合,采用音乐绘画(Sound Painting)的手法展开音乐叙事。

赵菁文教授解读自己的作品《瞬》(为钢琴独奏而作《In an Instant》,2004)时,形容这部作品是自己的“灵感实践”。它由Idea(灵感)的发展变化构成,且贯穿全曲,在钢琴上模仿琵琶与筝的音型效果过程中,形成该作品独特的审美意趣。灵感对于赵菁文教授来讲,并非一定要转化成动机进行发展,其自身亦可形成独特的音乐结构。在讲到灵感来源时她说,“作曲家要打开自我,享受世界,再感受周遭人、事、物,特别是旁类艺术的同时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她还说“作曲家在表达灵感的同时,要站在观众的视角,避免完全的自圆其说和自我发散”。赵菁文教授的观点与埃尔玛 · 兰普森教授不谋而合。兰普森教授在其讲座中着重讲述了自己童年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其目的就在于让年轻一代的作曲学员体会到,灵感的突现源于生活,音乐真正动人的地方是那些贴近人类真实情感的表现。

灵感”一词虽听起来玄妙,但它却是艺术映现心灵的门扉;“动机”是人为设计的,它倒影着“灵感”的姿态。教授们凭借个人作品,以最直观的方式,向学员们呈现音乐建构之初的“源泉”。

二、“建构”、“技法”——乐之躯

音乐的建构与技法仍是现代作曲家作为关注的核心之一。所谓“建构”实际上涉及很多概念,但对于乐曲来讲,更多体现在音乐元素的排列方式上,而“技法”就是实现各种各样排列方式的重要手段。本次大师班各位教授所带来的作品,在建构方式上匠心独裁、别具一格,写作技法也是精彩纷呈,相信听过讲座的同学一定收获颇丰。

祖贝教授在分析自己的作品《Ra!》(乐队作品《瑞》,1996—1997)时,详细讲解了他排列音乐的方式,首先祖贝教授提出“时间横向组织”(Horizontal Time Line)的概念,即“用横向的图表体现出在创作过程中对碎片化’形态材料’ (Gesture)的记录和思考”,这种方式实际上是通过线性记录整合了所有的音乐材料,教授表示“作曲家在写作音符的同时充实图表,两者不断反复完善,这一过程对于创作思维的整体塑造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最终成型的图表也已然建构出了另一种具有直观性的视觉音乐。

黄若教授运用的音乐建构方式同样与视觉有关,只是不同于祖贝教授的“视觉音乐的实现”,黄若教授直接从“视觉主义”入手。他说“在我的创作生涯里,视觉艺术对我的影响最为深刻,我通过绘画和视觉艺术来学习作曲,音乐对于我来说是四维空间,我通过这样的技法来进行创作”。他以自己2002年的两部作品《Confluence》(《第四协奏曲“汇流”——为15位音乐家而作》)和《Without Words》(纯人声合唱《无言》)为例,带入“立体”概念,意图使每一位演奏家的声部都能够拥有独特性空间,互相协奏又错落纵横。他的另外一部作品《形中形》(Installation: INSCRIBED, For Sheng & Cello, 2017,commissioned and premiered by the Manchester International Festival, UK)更加体现出在建构过程中音乐与空间艺术的高度结合。这首在曼彻斯特市政厅才能够全身心感受到的作品,是根据大厅的“三角形”结构,从空间比例上将笙与大提琴的音色进行多维度结合,使听众在行走过程中感受音量比例的变化,形成音量忽远忽近、飘忽不定的奇趣意味。这部作品独特的建构方式,充满了中式美学中“阴阳”的哲学思考,同时创作思维另辟蹊径,聆听方式独具行为艺术的风格特征。

埃尔玛 · 兰普森教授在创作中更加注重扩展乐器极致的表现力。他的作品《Streichquartett Nr.2》(《第二弦乐四重奏》,1992)中,对弦乐的表现力有着极致的追求,音乐写作技法上也充满了强烈的对比。笔者之前在该讲座的纪要中,对此作品进行了一定的描述,单从谱面上看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音乐中明显的强弱变化,大篇幅的silence(寂静)与密集的音群分别构成音乐行进中不同的风格演变。

音乐躯干最直接的表现形态就是音响与乐谱,它们最终得以呈现有赖于作曲家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和充满理路与逻辑的音乐建构技法。

三、“美学”、“人文”——曲之魂

时至今日,音乐的叙述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器乐和声乐之中,视觉艺术、行为艺术、文学艺术等的互通共融,使音乐艺术已然跳出了传统模式的藩篱。作曲家凭借一定的音乐语言(或与“乐音”有关,或与“乐音”无关),开创出不同风格的音乐叙述方式,音乐的创作空间也变的越发自由。但是,无论时代格局如何改变,对音乐艺术审美维度的思考和人文内涵的关照永远都不会摒弃,因为它凝聚着一首乐曲的精神内涵、代表了音乐艺术的真实意义,是音乐最深处的灵魂。这一点,在本次大师班七位教授的讲座中得以充分体现。

郭树荟教授在其讲座中扎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博古论今,精彩独到的阐释了不同于西方的中国音乐人文文化。她将传统音色类归为“润腔音色”、“性格音色”、“模拟音色”、“虚声音色”、“高尖音色”五大类,从上古《乐记》与《声无哀乐论》谈起,“凡音之所起,由人心生”的儒家美学,“音声之无常”的道家美学,鞭辟入里的分析了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声音观念。中国古代的记谱法与西方大相庭径,古琴减字谱包含着中国地域独有的特色与人文气息,传统乐器的演奏方式常与早先的戏剧演唱方式不可分割,中国传统音乐对音色的追求往往来自于对大自然声音的模仿,鸟鸣之声、剑弩之声、马蹄之声、水流之声等等,是大自然赋予了中国传统音乐巧夺天工之妙。郭树荟教授提出中国传统音色所具有的两种特性,其一,“人文性”。中国传统音乐往往渗透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弦外之音审美意境;其二,“民俗性”。民间音乐不受任何框架束缚,美学传统自与其民间生活相关。(此部分内容多数参照“郭树荟教授讲座纪要”,因其未公开推送,笔者在此予以说明。)

赵铁春教授的讲座中抛出观点“从舞蹈需要音乐谈起”,他从文华大奖的舞蹈获奖作品《天路》为例切入,认为音乐与舞蹈虽为不同的艺术形态,各具独立品格,但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有机构成了完美的视听艺术。教授将中国上古时期与欧洲古文明时期的舞蹈音乐进行比对,讲述了中西方共通的“歌—舞—乐”三位一体艺术观念,梳理了中西方音乐与舞蹈的发展轨迹。他引用西方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兴起的时间节点与当时最为流行的音乐形式对比参照为例,解释了舞蹈与音乐的共生关系。(此部分内容多数参照“赵铁春教授讲座纪要”,因其未公开推送,笔者在此予以说明。)

纪尧姆 · 勃艮第教授是法国Court—circuit乐团的指挥,他从指挥家的视角切入音乐排演实践中,审视了作曲家在创作时的应具有的审美思考维度。讲座中他提到了作曲家的“手稿”(manuscript)记录方式,一语中的的说,演奏家对手稿直观地记谱感受与作曲家想要呈现的最终音响效果,往往截然不同。这充分说明,每个人在感受音乐语言的同时情不自禁会带入自我的审美理解。纪尧姆教授称赞了利盖蒂(Ligeti György Sándor,1923年5月28日-2006年6月12日,当代古典音乐先锋派作曲家,匈牙利人)在乐谱中使用脚注标明音乐意图的方式,他认为这样更加有助于外界可以直接通过乐谱与作曲家进行沟通。纪尧姆教授在讲座中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作为指挥家的他认为,指挥家、演奏家、作曲家之间都需要进行更加明确的沟通,甚至有必要做的事是和听众进行充分沟通。这样做便于把握作品的整体审美倾向,和内在意义的理解与诠释。

赵菁文教授的音乐创作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实验,她提到自己会与专业团队去苗栗的隧道中,通过不同的手段,寻找新的发声方式,捕捉不同声音的特质,这是教授对音色作出的一种审美价值判断,她还为各种策展活动写作音乐,身体力行的实现着音乐的社会价值。黄若教授也会引用不同的媒介,来进行音乐的创作。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他们在实现自我“审美维度”时借用的方式。黄若教授在讲座开场时讲述了非常多的现代音乐类型,并且通过同时期的绘画流派进行了一一对照讲解。他是一位十分注重音乐人文内涵的作曲家,他说,“当代社会中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以及作曲家在世界各地的生活体验,造就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多元化。作曲家不再是地域性的,而是一个综合的文化表现形态,而自己正是其中一员”。

综上所述,此次大师班的七场讲座,教授们通过由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反观细节等多种维度,为学员们诠释了音乐创作过程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活动结束后的冷餐会中,赵菁文教授与大家闲聊时说起,她最喜欢那些在作品中可以看到学生勇于突破的地方,年轻的学生千万不要太保守,只有更加勇敢,才能更有收获。七场讲座圆满结束,教授们没有停止他们创造音乐世界的步伐,新一代的作曲家们也正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而我们,“2019 · 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暂时告一段落,来年相约北京!

编辑:魏明

文:刘曌

图:大师班文宣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