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人员工作办公室

Office for Retired Persons

离退休人员工作办公室

英国游记——艺术寻求之旅

发布日期:2015-06-04 09:21:00 更新日期:2023-08-25 18:19:09

英国游记

——艺术寻求之旅

清晨,伦敦笼罩在一片雾霭中,静谧的街道上悠闲地躺石造的建筑,墙壁上歇息的晨雾中映着刚睡醒的太阳的影子,泰晤士河畔的大鹏钟以不变的步调,每隔十五分钟便发出钝重的声音,歌德式的塔桥和国会大厦映照在河面上的倒影,既美丽又庄严……。

在英国两千年的历史中,以伦敦为首都的历史就有一千年之久,在这里,当年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的威严和荣光依稀可见——在白金汉宫,卫兵戴着黑色熊毛制的帽子、穿着鲜红的上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交班仪式,英国政府白厅的骑兵队也每天重复着庄严的典礼。这些曾被誉为“日不落帝国”的伦敦子民,仍习惯承继着当年称霸世界的大英帝国华贵的传统,就像伦敦人每天的下午茶习惯一样。

伦敦的美术馆、博物馆是当年大英帝国荣耀的象征之一。馆内收藏品都是由世界各地聚集来的奇珍异品,堪称人间至宝。我教了一辈子《西方美术史》一直想去大英博物馆看看那些教材上著名的美术原作。别说,还真是大开眼界。从我上学到教学几乎天天都在画的阿里斯托芬(俗称海盗),荷马、伯里克里斯、蹲着的维纳斯、玉蜀黍神的胸像、波尔格塞的战士、酒神狄奥尼索斯、丘蕾尼出土的阿波罗……这回看的可全是真东西,那种激动,心灵的震撼不是干这行的可能还真是没法体验。手里的照相机一直就没停过,可惜就是时间太短,要是能在这呆上仨月就好啦。英国所有的博物馆都是免费的。到了咱中国馆,我的天哪!咱中国的好东西都在这儿摆着呐!中国美术史上现存最早的人物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宝冠佛立像,那些佛像都是完完整整的站在那儿,不像我们许多佛堂里的佛不是被砸的缺脑袋就是缺胳膊整个一个残疾人协会,博物馆里元代的青花瓷,明清的瓷瓶件件都是价值连城啊!这些八国联军可真能搬呐,连敦煌壁画也咔哧下来挂这儿啦!到了埃及馆,比我在埃及首都开罗的博物馆看到的东西都好。感觉就是埃及出土的文物好的、完整的都搬到大英博物馆剩下的才摆在埃及博物馆了,这也难怪,挖埃及墓的尽是些英国人,在埃及博物馆外就立着英国考古学家卡特的铜像,卡特1917年在富商卡纳的资助下到帝王谷发掘,1923年11月16日打开唯一没被盗过的图坦卡蒙墓,当然好的就送回大英博物馆了。那个大沙漠里的帝王谷我去走过一圈,被太阳烤的脑壳儿直发懵,而人家卡特在帝王谷一呆就是6年多。真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所以,人们说大英博物馆最好的是埃及馆,那敢情。不过这些埃及帝王的脑子就是真轴,比如:1845年法国国王路易斯·菲利浦送给埃及国王穆罕默·阿里一个大型座钟,他就把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方尖碑回赠给法国国王了。我看过巴黎协和广场上立的方尖碑比现在留在卢克索神庙门口的另一座方尖碑还要好,没有一点缺损。感觉这个交换太不对等了。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些英国人居然把希腊的一座神殿整个儿给搬进大英博物馆了。雅典卫城神殿上埃列克底邕女像柱,巴特浓神殿三角门楣上经典的雕塑“命运三女神”“向雅典娜献新衣”“巨人之战”……全集中在大英博物馆了。还有公元前七世纪亚述时期的浮雕“濒死的母狮”等等,几乎把全世界的贵重文物全划拉过来了。

到了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博物馆,乾隆的龙袍,慈禧太后的玉玺,唐宋的瓷器……这些中国的物件都到那儿集中了。希腊人好多次抗议把俺的神殿搬回来!2012年英国奥运会,5月在雅典采集圣火时,希腊示威群众要求把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英国公使阿尔金伯爵低价购买的巴特浓神庙的雕塑要回来。2005年埃塞俄比亚把意大利在1937年掠走的24米高的古阿克苏姆方尖碑给要回来了。不知咱中国能不能把八国联军掠走的文物要回来?但不是买回来!前些日子报导中国买家花5亿元从英国购回一个乾隆时期的瓷瓶,有的人说这是爱国行为,也有的人说是:“过去的败家子丢失的国宝。现在的败家子再买回来。”

英国的大街小巷还保持着当年的摸样,几乎处处都是文物。大笨钟,伦敦塔,议会大厦,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伊丽莎白女王的白金汉宫。泰晤士河上的魂断蓝桥,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剑桥大学的小桥,幽静的圣詹姆士公园,博大的有艾伯特纪念亭的海德公园,建于17世纪,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的圣保罗大教堂,1981年举行过的戴安娜与查尔斯婚礼大典。这里集中了珍贵的镶嵌画,壁画与浮雕,享有艺术宝库的美名。格林威治天文台。在本初子午线上我右脚在东半球左脚踏在西半球。还有纪念海军上将纳尔逊的特拉法尔加广场,广场中心竖立着一座高56米的圆柱形纪念碑,上端是纳尔逊5米高的铜像,现在海军帽子后边两根黑飘带就是为纪念纳尔逊牺牲时保留下来的,广场北面是国家美术馆,馆内有达芬奇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这是学美术的人必进的地方。

我们去伦敦的第一天车就停在海德公园艾伯特纪念亭西边,后面就是著名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我们学院的薛伟教授从28岁就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当教授,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年,我非常喜欢薛伟教授演奏的小提琴,也非常喜欢他优雅的风度和潇洒的动作。我进去拍了些照片,再往前走就是英国皇家音乐厅,圆形的建筑物非常宏伟壮观。许多著名的音乐家以及音乐剧都在这里演出。

在自由活动的一天,我花16英镑进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俗称西敏寺)这是十一世纪号称“笃信者”的英王爱德华建立的。这里是英国历代国王或女王加冕典礼和王室成员结婚的场所。死后也多长眠于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许多名人如丘吉尔和文学家、艺术家也在教堂占有一席之地。所以英国把西敏寺称为“荣誉的宝塔尖”。我在来英国之前在学院音乐厅看了声歌系学生演出的英国早期巴洛克音乐家亨利·普赛尔的音乐剧《狄多与埃涅阿斯》,这位英国著名的音乐家死后1695年11月26日被葬在威斯敏特教堂。我当时就想音乐家死后居然和国王享受一个级别的待遇?进去后看了他们躺着的地方的规格,用小沈阳的话是:“一样、一样、一样的。”这对我们多年对正统教育的人来感觉有点那个。去了法国,法币上的头像是雕塑家吕德。他为巴黎凯旋门设计和雕刻了“马赛曲”。学美术的学生整天整天都在画那个大胡子的“马赛”。在美国,一美元是总统华盛顿,一百美元是科学家富兰克林这合适吗?

我还去了苏格兰最南端一个叫格瑞纳格瑞的一个小镇,这里的婚姻法规定14岁就可以结婚。结果一大批英格兰的少男少女蜂拥而来,这里的铁匠铺也不打铁改行做婚姻登记了,真是哪行来钱干哪行啊!伊丽莎白老太太也不管管她的这些孩子们?14岁小女孩晚上睡觉还抱着洋娃娃,没准她奶奶还拍她睡呢。14岁男孩上街买根冰棍也得跟他妈骗两零花钱吧!俩毛孩子就这么结了?真是的!他们还有“少儿不宜”吗?!

我参加的这个旅行团是全国各地拼的,有些方言听不懂。在伦敦的第一站是福尔摩斯故居,汽车停在路边导游让下去赶紧拍照。这时叽叽喳喳的声音问导游:“这个福尔摩斯是个啥子人?做啥生意的?”我看导游一愣,随口说:“先拍照,路边不能多停车,咱们上车再讲。”上了车这些人开始吃东西,没问,导游也没讲。

从斯特拉幅德镇莎士比亚故居回伦敦有两条自费选择路线,a、温莎堡,b、牛津,然后再到比斯特购物中心购物。出团通知写着“购物不超过2小时,”导游在统计走那条线路时没想到几乎一致高喊:“哪也不去!直接去购物,购物时间太短了。”导游对我苦笑一声:“徐老师,对不起了!25:1,委屈您了,直接购物啦!”我这体会到中国人购物能力的强大。我座位后有一位女士光二、三万的LV包就买了五个。导游在车上给她填的退税单是16万8千元,真帮助大英帝国“鸡的屁”增长啊!我在车上想,背个两万多的LV包包装啥呀?早上去超市买白菜萝卜肯定不行,背一大兜子金条逛大街也不合适呀!要是背个空包对面路人的眼神、嘴角没准还是:“从动物园批发市场的摊儿上趸一个假包,还穷得瑟个啥?”我在太原街头就见过和这一样的LV包,小贩边喊边买:“假LV包一百块钱三个,不假不要钱啊!”在假货流行的当代你也能整天在兜里揣着英国的发票逮着谁就拉着谁让人家看你的发票吧!累不累呀!谁知我回来看《经济观察报》贝恩公司2011年12月发布的201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约2120亿元。”“爱马仕”镶钻满天星腰带扣就28万元,一副眼镜架也有几百万元的。我看到的这些个简直是“毛毛雨”啊!出国的一部分人除了购物对别的毫无兴趣。在斯特拉福德镇莎士比亚坐像的纪念碑下俩人在嘀咕:“你看这个雕像是男人还是女人?我看是个披发嘛!”“那个说:我看披发头也是个女人,可是你从我这看好像还有胡子噻!”这个说:“这个啥是比亚是他的名字呢?还是别人起的外号骂他呢?”

可笑的是,在宾馆大厅服务台遇到这个旅行团的王局长正在大发雷霆:“我讲中国话你们听不懂可以理解,但是我说我的房间是312房间,这个阿拉伯数字是全世界通用的,你连这也听不懂,还想不想干啦?”我赶紧上去:“斯瑞—完—吐!”服务员一笑:“爷死!”把钥匙递给他了。

可怕的是,我们旅行团一位煤老板的老婆在飞机上让导游帮她把窗户打开,嫌飞机上太憋气,想打开窗户通通风。我不明白,我们那么多学艺术的人怎么都不能出来走走、看看?要不我也不至于25:1,好多经典地方去不成吧!

徐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