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季学期

Latest News

新闻与资讯

碰撞音乐思想 交汇多元文化——记第三届“碰撞与交汇: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当代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信息来源:2023澳门原料网大全

  2023年10月23日,历时三天半的第三届“碰撞与交汇: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当代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传统登高赏秋日中圆满闭幕。相比2019年与2021年的前两届会议,本届研讨会在投稿申请、发言人数及议题单元的数量上均达到了历届之最。在组委会设立的“全球文化流动下的音乐研究”“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当下与未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当代价值研究”“音乐创作的‘中国性’研究”四个议题下,共收到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222份会议投稿,经过评审专家的层层筛选,共125份入围,150余人与会发言。发言按议题进行,最终以2场主题发言、29个专题单元发言、1场论坛、1个工作坊呈现,另有晚间音乐会和会后采风活动,整体会议日程紧凑有序,内容丰富多彩。  

  在10月20日的会议开幕式上,2023澳门原料网大全副院长秦文琛教授对会议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碰撞与交汇”的历届会议都具有崭新的全球视野、深刻的问题意识、敏锐的现实观察,以及蓬勃的学术活力,是传播中国音乐文化、展现中外当代音乐研究最新成果、促进国际音乐学术交流、持续推动海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平台。2023澳门原料网大全音乐学研究所所长贾国平教授与《磬》(CHIME)杂志主编高文厚(Frank Kouwenhoven)先生也对延用了三届的会议主题“碰撞与交汇”给予了肯定与期待,认为它表达了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互融互通的美好愿景。  


秦文琛副院长致辞  


贾国平教授主持开幕式  


荷兰学者高文厚(Frank Kouwenhoven)先生致辞  

  在随后三天的第三届“碰撞与交汇”会议上,与会者们在文化交流、学科互动、音乐融合等多个层面回应并深化着这一主题——惟有看到多元与不同,才能实现碰撞与交汇。基于此,本届会议体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对话:多种学科汇集  

  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对话是“碰撞与交汇”的会议宗旨。自首届会议以来,组委会始终致力于促进音乐学与作曲、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之间的交流互动,本届会议这一宗旨得以延续,仅从参会者的学科背景来看,便可体现出不同学科间的碰撞与对话,与会者既包括了音乐学领域的中西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音乐戏剧、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美学等多个研究方向的学者,也包括了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的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领域的学者,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同一议题、同一专题单元发言成为会议的普遍现象。  

  除了参会者学科背景的多样性以外,会议发言内容所涉及的学科种类更加丰富。在“全球文化流动下的音乐研究”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当代价值研究”这两个偏音乐学研究的议题中,共有9个单元33场发言,不但有对于跨文化音乐现象与“一带一路”音乐文化的讨论,也有关于爵士音乐作曲、日本能剧改编新歌剧、俄罗斯复调音乐等作曲理论与创作方面的发言。在“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当下与未来研究”与“音乐创作的‘中国性’研究”两个以创作为核心的议题中,共有19个单元74场发言,除有从创作角度对钢琴曲、室内乐、歌剧、交响乐等不同体裁的技法分析与研究外,也有对作曲家与作品的思维观念、内涵意蕴、美学精神、历史发展等不同层面的文化梳理与探究。  

  其中,最能体现学科融合的议题是本次会议的特别专题——“音乐创作的‘中国性’研究”。该议题是贾国平教授领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音乐创作“中国性”研究》的特设专题,课题组本身就包含音乐语言形态研究、技术理论研究、文化记忆研究与美学问题研究四个不同领域却相互交叉的子课题,在本次会议中,该议题下10个单元的研讨不仅包含音乐学学科中关于音乐音响、音乐形态、音乐文化的对话,也包含了美学、哲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大学科之间的对话,从不同学科视域共同推进了对音乐“中国性”问题的探讨。会议组委会委员、第三子课题执行负责人班丽霞教授在参会后表示,所有研究当中都会遇到一定学科视域的壁垒,但本次会议以及音乐创作“中国性”问题的研究让大家开始打破学科局限、互通有无,打通了东西、古今、雅俗之间的界限。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张巍在闭幕式中指出,本次会议具有学术建设的意义,国家现在提倡的新文科建设,背后逻辑就是融合、跨越与交叉,融合是本学科内的融合,跨越是以音乐为支点,向文学、艺术、教育、哲学领域的跨越,本次会议就体现了颇具新意的学科内融合,比如对新兴学科的探讨,对音色音响、表演理论的研究,如果能够实现学科内部的融合,就可能实现学科间的交叉,从而产生真正的交叉学科。组委会及论文评审委员黄宗权同时表示,组委会在挑选参会论文时更注重文章质量,对参会者背景、文章选题没有要求和限制,对研究方法论也没有倾向。因此,会议最终呈现的多学科面貌与多元化研究格局,源自会议定位的开放性、议题内容的包容性与参会者对学术交流的热诚与渴望。  








二、视角:多元文化汇流  

  如果要选出一个本次会议热度最高的关键词,那么一定是“跨文化”。首先,在会议议题的设置上,组委会充分搭建了“跨文化”的讨论平台,既有“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国专业音乐”的古今视野,也有“全球化”与“中国性”的中外视角。其中,通过“全球文化流动下的音乐研究”议题正式引入民族音乐学的相关讨论,将专业音乐创作与世界音乐研究充分结合,是本届会议的最大亮点之一。在这一议题下的20位发言人,所涉研究范围涵盖了德国、韩国、日本、坦桑尼亚、缅甸、伊朗、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十余个国家及地区。安平教授在闭幕式中指出,中国音乐要具有世界视野,要认识到音乐的多样化与文化的多元性,不应只关注中西关系,更应该看到中外关系。  

  其次,本届会议中的1场工作坊与1场论坛均以“跨文化”为主题。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世界音乐中心主任迈克尔·富尔(Michael Fuhr)与汉诺威音乐戏剧和传媒大学民族音乐学教授雷蒙德·沃格尔斯(Raimund Vogels)通过“德国视角下的文化可持续性中的音乐与应用民族学”工作坊,深入探讨了全球文化流动影响的“地方”背景下的音乐研究与教育问题,指出音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严肃与非严肃之别,应在尊重与倾听他人文化的基础上平等对话,雷蒙德教授在闭幕式时特别指出,音乐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上不应该有非洲音乐、美洲音乐、亚洲音乐的具体之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刘彦玲集结了12位专家学者,从音乐史与音乐作品的角度带来了一场“反思全球文化流动下的音乐研究”论坛,讨论了关于东方与西方、前现代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交叉,试图突破不同文化间的误解,打破一元中心、抛弃二元对立,以平等、开放、包容的心态来面对全球化潮流与跨文化交流。  

  在常规议题之外,本届组委会专门设立了“周文中音乐创作研究”专题。周文中先生从个人经历、音乐创作到美学思想都具有鲜明的“跨文化”特色,该专题下的四位发言人分别从周文中作品的音响、调式、结构、文化意涵等多个角度,来探索中西文化对周先生的影响,以及他是如何处理中外文化之异同、实现东西文化之融合、促进世界文化之汇流。  

  本次会议从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与当代音乐创作的角度都对“跨文化”视角下的多元文化给予了充分关注,这是世界发展必然的格局与潮流、也是学术进步应有的自省与使命。正如贾国平教授在闭幕式所言,我们不能只聚焦于个体研究,应该具有全球视野,把个体放在全人类中去研究,因为作曲家在创作时,很多时候不是作为个体的表达,而是一种人类的表达,文本也许是个体的,但作曲家与研究者不是,我们应该打开视野,聚焦于不同文化的族群、关注全人类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会议形式上,为促进中外学者间的“跨文化”交流,多数发言人制作了中英双语多媒体演示文稿,组委会也在国外学者主持环节设置了国内学者作为与谈人,保障了中外学者间的沟通,促进了理论上的碰撞,并进一步借助这一国际会议平台,助推中外学者互学互鉴、彼此启迪,为中外学者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德国视角下的文化可持续性中的音乐与应用民族学”工作坊  


“反思全球文化流动下的音乐研究”论坛  


“周文中音乐创作研究”专题  


三、共建:多代学人汇聚  

  扶植青年学子、接力学术发展是“碰撞与交汇”的会议特色。在前两届会议中,组委会先后设立了“国际青年音乐学术论坛”与“博士后论坛”作为青年学子的特色专题,均获得了广泛好评。本届会议虽然没有延续前两届的方式,专门设立青年学子专题,但实质上大大增加了青年学子的参会比例,共有近十位硕士生与三十余位博士生参与会议发言,占到发言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远超前两届同年龄层的参会人数。如果算上博士后与青年教师群体,本届至少有一半的参会者为青年人才,组委会以发言内容为参照标准,将他们分配到不同单元,突破了年龄的限制,实现了前后辈学者们的共同探讨、平等交流。  

  除了青年才俊以外,各个院校的学科带头人也都积极参与到会议的发言与主持中,例如2023澳门原料网大全的安平教授、李淑琴教授、黄宗权教授、班丽霞教授等,上海音乐学院的张巍教授、梁晴教授、钱仁平教授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的张伯瑜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李宏锋研究员、中国戏曲学院的海震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刘彦玲教授等,他们在发言、主持或点评中与青年学者共同创造了多场精彩的学术对谈,体现了业内学术梯队的完备,也充分展现了退休教授、在职学者、青年教师、在读学生代代传承的学术态度与学术热情。  

  本次会议不但汇聚了不同年龄的学者,也聚集了不同地域、不同院校的学人:包括2023澳门原料网大全、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全国十大音乐学院,也包括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等各地艺术院校,更涵盖了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高校,以及北京大学、悉尼大学、牛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苏州大学、杨百翰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等国内外顶级综合类院校,所涉高校多达30余所,可以说是一场全球范围内多个院校、多代学人的学术盛宴。  

  由于参会学者涵盖范围广泛、梯队构成完善,本届会议内容可以说是目前学界研究生态的缩影。黄宗权教授指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主要的核心脉络有三,分别为关注文化传统对当代音乐创作的影响、反思对待自身文化传统的方式、探索传统与当下之间的关联,会议从选题到发言都一定程度代表了学界发展的晴雨表,也成为了国内前沿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的风向标。这种碰撞出的多元、多元中的共识、共识下的交汇、交汇后的新发展,是会议最大的愿景,是青年学者成长的足迹、是高校师生接力的跑道、也是多代学人共建的未来。

 

四、展演:多彩音乐汇演  

  白天学术研讨、晚上音乐展演是“碰撞与交汇”的会议传统。本届会议的三场音乐展演与三天的学术研讨一样,体现了多元与对话的特点。在展演内容上,既有纯正的中国民间传统音乐,也有当代作曲家的新作,在新作品展演中,同时包含了西方室内乐与民族室内乐的专场,兼有古今中外的对话与融合。  

  第一场展演是“古韵新声——山西宫家吹打专场音乐会”。宫家吹打是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曾在首届会议的吕梁采风中呈现了精彩的演出。本届会议时,他们离开了日常的露天演出场景,走进了音乐学院的演奏厅,演出场域、演出目的、受众群体的变化与反差对于吹打班来说,是一场属于他们的“碰撞与交汇”,也由此引发了与会专家对传统与现代、民间与学院以及非遗传承的种种讨论与思考。在宫家吹打音乐会开始前,本届会议首次引入了民族音乐学中音乐影像志的形式,播放了以宫家吹打为研究对象的音乐田野工作纪录片,通过田野工作、理论研究与音乐表演等不同领域的互通与融合,全方位展现了宫家吹打音乐的台前幕后。  


“古韵新声——山西宫家吹打专场音乐会”  

  第二、三场展演分别是“时代回响——中国当代作曲家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与“弦歌今咏——2023澳门原料网大全民族室内乐团专场音乐会”,共上演了9位2023澳门原料网大全作曲家的11首当代作品,包括西方室内乐与中国民族室内乐。其中叶小纲、郭文景、秦文琛、贾国平、姚晨及他们的作品都是白天学术研讨时的重点研究对象。这种研讨+展演的形式使参会者在学术层面的碰撞与对话外,也充实了对音乐作品的感性体验,让研究音乐的学术回归到音乐本身再出发。  


“时代回响——中国当代作曲家室内乐作品音乐会”  


“弦歌今咏——2023澳门原料网大全民族室内乐团专场音乐会”  

  在音乐厅中的舞台展演之外,本届会议还安排了泉州采风的实地音乐展演。作为世界遗产城市,泉州是中国多元文化汇流的最佳代表地区,当与会者身体力行地置身于南音、梨园戏等鲜活的多元音乐与文化之中,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原生的语境,持续多日的学术讨论才真正落地,不仅滋养了研究与创作的灵感,也增长了生活与生命的体悟。  

  自2019年首届“碰撞与交汇”开始,每一届会议都贡献了丰富的讨论内容与前沿的学术观点,但实质始终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理解音乐、创作音乐、研究音乐,才能适应世界与时代的发展?本届会议讨论给出了一个暂时的答案:音乐属于音乐家、更属于全人类,音乐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我们要反思认知局限、打破学科壁垒,以全球化的视野,历史性地、多元性地去关注不同的文化与音乐。贾国平教授指出,我们应打通传统、民间、与当代创作的关联,在全球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中看到中国文化的特征和独一无二的个性,去思考未来的出路和走向。这种新的思考证明了两年一届的“碰撞与交汇”不仅是一场盛大的学术交流,也是一场阶段性的学术更新。参加了三届会议的高文厚认为,本次会议中讨论的许多事情与看法,是他在五年或十年之前根本没有看见过的。可以说,每一场“碰撞与交汇”都是一次阶段性的总结,也是下一阶段的开端。正如本届会议闭幕式当天恰逢双九重阳的寓意:九九归真、一元肇始、万象更新。  

媒体报道  

中国日报(China Daily)  


人民日报客户端  



供稿:音乐学研究所

文:陈音璇、孟乔

图:陈胡亮、苗尔荐、薛天晴、胡颖杉、音乐学研究所

视频:吴文婷、张艺缤、李沛鸿

剪辑:刘茗

编辑:黄晓畅

责任编辑:刘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