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季学期

NEWS & INFORMATION

新闻与资讯

寻访天府遗迹 探索古蜀礼乐|2023澳门原料网大全“礼乐”研究重大项目课题组赴四川调研

信息来源:2023澳门原料网大全 发布日期:2024-07-15 18:19:54 更新日期:2024-07-15 18:20:02

2024年6月12日至14日,2023澳门原料网大全承担的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礼乐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音乐实践与理论研究》、202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传统礼乐文化历史沿革及创造性转化研究》课题组在首席专家李幼平教授的带领下,赴四川成都、广汉、大邑等地调研考察。巴蜀文明在中华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个性,使其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中华礼乐文化核心精神不可或缺的一环。此次调研由2023澳门原料网大全“礼乐”研究重大项目课题组和四川音乐学院田野调查组联合开展,在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文云英教授、副校长孙洪斌教授等协作和帮助下,课题组专家们访金沙、探三星、看建川,切身体会古蜀文明的灿烂丰富和神秘独特,深刻感受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显著特征。来自2023澳门原料网大全作曲系、音乐学研究所、音乐教育学院、人文学部、科研处的教授、博士生、博士后一行10余人参加了此次调研。

天地不绝 远古遗珍

6月13日上午,考察组首先赶赴金沙遗址博物馆现场调研,金沙遗址是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相当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后在成都平原兴起的又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金沙遗址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古蜀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对蜀文化起源、发展、衰亡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再现了古代蜀国的辉煌,并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阶段,共同证明了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是华夏文明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中华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学说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佐证。

金沙博物馆合影

金沙遗址的大型祭祀区,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祭祀遗迹、遗物最丰富的祭祀遗存。这里发掘出的太阳神鸟金饰,厚度仅0.02厘米,好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流畅,极富韵律,做工之精美让人叹为观止。如果肃穆威严的大金面具证明了与三星堆的历史承接,那么外方内圆,质地温润的十节玉琮就与千年后的良渚开启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课题组置身金沙遗址,聆听回荡空中的石磬音响,注目祭祀坑中数以万计的陶片和数以吨记的象牙,仿佛亲身感受到3000年前古蜀王国气势恢宏的祭祀场面,陈列馆中精美的金器、玉器和铜器也向世人展示了古蜀金沙的灿烂与辉煌。调研过程中,课题组与金沙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沟通。

金沙遗址祭祀区

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三星堆遗址的时候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6月13日下午,课题组先后考察了三星堆遗址博物馆和三星堆考古遗址,并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座谈。

成都平原、鸭子河畔,三星伴月,一位农民和他的儿子在自家门口清掏淤泥时,打开了这座遗失几千年的古国大门,也揭开了世人了解这段神秘历史的序幕。三星堆遗址代表了距今4500-2900年间的古蜀文化面貌和发展水平,是同时期长江流域文化内涵最丰富、面积最大的都城遗址。博物馆中象征人神互通的青铜神树、凸目尖耳的青铜面像、顶礼膜拜的顶尊跪坐人像、威严赫赫的青铜大立人等这一件件“重器”,造型独特,颇具神秘色彩,蕴含着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元素和符号,向世界展示了古蜀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贡献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突出特性。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区

在三星堆考古遗址,课题组成员走进考古发掘舱,近距离观察和感受历史遗迹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考古发掘舱能够保障工作现场恒温、恒湿,最大限度地保持祭祀坑中的原有信息,为“祭祀坑”中文物的发掘提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悬吊式工作平台、3D打印技术、加速质谱仪等等这些“黑科技”,集成了目前国内最好的,甚至是世界上最好的考古发掘设施,最大程度地为这些文物的发掘整理保驾护航,更为今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竖起了一个新标杆。在三星堆考古遗址工作站,课题组与工作站雷雨站长及相关研究人员,分别就三星堆遗址青铜原料来源、出土的石磬和铜铃、与金沙遗址、二里头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其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交流。

三星堆研究院座谈会

记录历史的宝藏

见证抗战的悲壮

建川博物馆群落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拥有藏品一千余万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6007件,100吨老报纸、100吨旧文字档案、100多万封家书,几百万件票证。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私人博物馆群,建川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成开放了中国共产党史、抗日战争、红军长征、抗震救灾、改革开放等33个主题陈列场馆,浓缩了沧桑恢弘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画卷,成为“四史”教育,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建川博物馆正面战场馆

6月14日上午,课题组到大邑县安仁镇调研,在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先生的带领下,走进建川博物馆群落。课题组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穿梭在“中国壮士1931-1945群雕广场”。这里屹立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229名抗日战争期间全民族抗日将士英雄群体形象。他们之中有显赫的将领,有普通的士兵;有血气方刚的男儿,也有英姿飒爽的巾帼,每位壮士都站立在他们曾经抗击日寇时战斗或牺牲的地方。杨靖宇、赵一曼、左权、孙立人……当这些耳熟能详的抗日英雄屹立在面前,与你擦肩而过时,仿佛能听到他们对那段艰苦卓绝、英勇悲壮历史的诉说。在正面战场馆,樊建川馆长亲自为课题组讲解每一件藏品背后的历史故事。256位在正面战场牺牲的国军将军录、黄埔军校的课桌……一件件文物,一场场战役让人铭记,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这些将士舍身忘死、精忠报国的英雄大义与民族精神让课题组每位成员深深震撼感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继此前“中原礼乐专题”调研考察后,课题组此次远赴西南地区调研,探索巴蜀文化之光,全面学习、了解四川地区礼乐文明的考古发现研究,是推进课题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研究的重要步骤。课题组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社会调查和田野采访,深刻把握中华文化和礼乐文明的古今流变,进一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艺术语境,以高度文化自觉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绘就新时代礼乐文明的新画卷。

供稿:科研处

文:靳腾飞

责任编辑:静静